美食的俘虏115_美食的俘虏115集插曲万万没想到
1951年11月14日,朝鲜战场的停战谈判陷入僵局,美国当局为了造谣志愿军,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耸人听闻的消息,蔑称中国军队杀了多少名美军战俘、多少名盟国战俘,云云。
作者:九鱼亭1951年11月14日,朝鲜战场的停战谈判陷入僵局,美国当局为了造谣志愿军,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耸人听闻的消息,蔑称中国军队杀了多少名美军战俘、多少名盟国战俘,云云此话一出,西方开始争相报道,美国总统布鲁门也借机添油加醋。

美国当局之所以要污蔑志愿军,一方面源于东西方的尖锐对立,另一方面,则源于美军在战事上的不利局面换言之,美军已经无法在朝鲜战场占到丝毫便宜,于是只能通过这种手段,来一出“狗急跳墙”!美国人所谓的“死亡行军”,主要指的是第一次、第二次战役后,志愿军运送美军战俘的经历。
志愿军通过前两次战役,将联合国军逼退到三八线以南,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,与此同时,14000多名敌人被俘,其中美军就有3781人要想有效地管理战俘,就必须将战俘转移到安全的后方,于是有了长途转运战俘的问题。
由于美军拥有整个朝鲜的绝对制空权,要想将这如此数量的战俘转运到后方,绝非易事
第二次战役结束后,第九兵团某团政治处的朝鲜语翻译李炳云接到了一个任务,上级让他跟随一支志愿军小分队,押送114名美军俘虏,转运到了鸭绿江边的碧潼战俘营这支小分队的队长,是一名司务长,还有一名文化教员担任英语翻译,除此之外,就是朝鲜语翻译李炳云和一名卫生员。
为了保证安全,部队还给配了6名警卫战士114名美军俘虏是各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集中起来的,在寒冷的朝鲜北方,这些人早就失去了斗志,很多人被饥饿和伤病折磨得痛苦不堪,甚至在崩溃的边缘为了避免遭到美军战机的轰炸,他们选择傍晚起身,一路上走走停停,走了13个小时才走出24公里。
有1名战士为了寻找掉队的俘虏坠落悬崖,3名伤员战俘病死,还有6名俘虏逃跑翌日,队伍改为白天行军,被美军战机发现,几枚炸弹落下,炸死了7个战俘由于美军空中封锁,导致我军补给十分困难,走的时候带着一百斤炒面,可因为人太多,很快就所剩无几。
队伍每到一处落脚,战士们都要想办法给战俘找粮食,当地老百姓很乐意将粮食送给志愿军战士,可他们拒绝给美军战俘提供粮食在艰苦的行军中,很多美军战俘陷入了绝望一天晚上,有一名美军战俘突然抢走了警卫战士的卡宾枪,令人诧异的是,他没有将枪口对准志愿军战士,反而对准了自己人。
只听一阵枪响,5名俘虏被打死,17人受伤,那名战俘在射击的同时,还大喊道:“我以上帝的名义,解脱你们,拯救你们!”队长见状,马上制止,安排人手给俘虏包扎伤口,并向上级请求支援队长又将翻译叫来,给俘虏们讲话,队长平时话很少,但此时却变得滔滔不绝。
“这一路上,大家都很苦,这我明白!”
事实上,队长的话并非敷衍,而是真心实意的话语因为在此之前,他也当过俘虏在解放战争中,队长被解放军俘虏,当时也怕得要死,直到明白解放军宽待俘虏的政策,才放松了下来,进而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战士队长将他之前的经历告知了美军俘虏,可是,文化教员的翻译水平很一般,队长越说越多,文化教员差点崩溃。
就在此时,一名美军上尉站了起来:“我懂汉语,我来给你们翻译”在美军俘虏的翻译之下,这些美国俘虏才了解到志愿军的俘虏政策,志愿军不杀俘虏,不虐待俘虏,有伤治伤,甚至不搜腰包,在听到的队长的话之后,这些美军战俘才松了一口气。
不久之后,一辆卡车给队伍送来了一些粮食补给,解了燃眉之急,在一个星期后,剩下的战俘顺利到达了战俘营。
一定程度上说,很多美军战俘是死于自己的飞机轰炸,而志愿军一直宽待俘虏在第一次战役后,39军接到志愿军司令部释放俘虏的命令此举,一方面是一种心理战术,如果敌人再碰到绝境,可能会因为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而放下手中的枪,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第二次战役做准备。
按照志司的命令,39军在释放俘虏时,告诉他们:“我们没有粮食和弹药了,准备回国了!”借此迷惑美军高层第一战役的规模不算大,我军虽说也歼敌1万多人,但没有伤及美联军的根本,所以狂妄的麦克阿瑟仍叫嚣着占领全朝鲜。
俘虏回去后,就会将错误情报宣传出去,进而让美军轻敌冒进,钻进志愿军的埋伏圈虽然此次释放俘虏,有一定的战略目的,但释放是真释放39军115师抓的俘虏最多,在释放之前,志愿军会对受伤的俘虏进行治疗,最终115师选择在公路上释放俘虏。
与此同时,115师还派出俘虏通知美军,派车辆前来接走俘虏,而我军保证不开枪、不开炮那天夜间,战士们将俘虏们抬上公路,随后慢慢撤走很多战俘想起志愿军的良好待遇,流下感动的泪水,一边挥手致意,一边对管理战士说:。
“我们永远不回忘记这个时刻,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打中国人了,万分感谢!”
志愿军战士自然无法肯定,这些被释放的战俘是不是还会拿起枪对准我军,但这样做不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,都是十分必要的我军最重要的一条理念,就是实事求是,不论是对待蒋军战俘,还是美军战俘,我军都会以宽待俘虏的政策为准则。
在事实面前,那些谣言自然土崩瓦解李奇微在回忆录中不得不承认,志愿军是“凶狠且文明的敌人”他这样评价志愿军:“有很多次,他们愿意同俘虏分享仅有一点的食物,并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,这样做,很可能会让俘虏感受到,他们的制度要比我们的制度好得多!”。
【深耕战争史,弘扬正能量,欢迎投稿,私信必复】